□秦川
“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,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”,“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,收些人情钱”……近日,人民日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地区,专题调研农村移风易俗的有关情况。记者发现,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已经认识到,推进移风易俗,眼下看,每家都是受益者;长远看,子孙们更是受益者。
“风俗,天下之大事也”。但是一些乡村存在的陈规陋习,为害不浅。比如,天价彩礼导致一些适婚家庭债台高筑,酒席泛滥让人情债不堪重负,“白色消费”造成极大浪费,这无不说明:那些陈规陋习真该改改了,早改早好。
“我到过一些贫困地区,温饱解决了,但红白喜事花钱太多,搞一个婚礼花多少万,一下子又返贫了。希望你们通过乡规民约,倡导移风易俗,给大家减负。”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山东考察时曾这样对农民说过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也明确指出,要遏制大操大办、相互攀比、“天价彩礼”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。一言以蔽之,移风易俗,利国利民,众望所归。(下转第3版)